三一重工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现场
5月29日,由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南京水务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仙林污水处理厂异地扩建工程项目生物池顺利完成首块底板混凝土浇筑,为下一步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仙林污水处理厂异地扩建(东阳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10万m3/d,污水处理采用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生物池(Bardenpho)+二沉池+(预留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出水水质执行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40-2022)中的A标准。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鼓风机房、变配电室、深床滤池及其附属设备间、接触池及综合泵房、加药间、管理用房、污泥处理设施等建(构)筑物、围墙、厂区道路、管线以及厂外尾水管线等。其中厂外尾水管线和部分构筑物按照远期25万m3/d规模一次建成,长度3.4km。总用地规模12.32公顷(其中本次一期构造物用地面积约6.3公顷)。
生物池设计尺寸为:118.1m*49.1m,本次浇筑的底板长49.1m,宽39.8m,板厚1m,耗时约28个小时,共计浇筑混凝土约1954m³。
为保证首块底板优质高效完成浇筑,项目部充分做好浇筑前各项准备工作,提前邀请监理单位、组织商混站技术试验人员召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研讨会,会后优化施工方案并及时组织施工班组召开施工交底会,针对浇筑先后顺序、分层厚度以及浇筑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层层交底,并提前到商混站对原材质量、备料数量进行考察和取样。技术人员施工过程中全程旁站,实时提供技术指导,并不定时对混凝土进行试块留置及塌落度检验,确保底板施工质量。
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为加快施工生产进度,项目部领导及管理人员深入施工一线,发扬“白加黑”的苦干实干快干精神,克服任务重、工期紧、多雨天气、场地狭小等不利因素,聚焦进度节点,着眼全局,积极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组织协调,利用日碰头会、周例会等形式,及时协调解决现场各专业的困难和问题,合理调配资源,形成开工即大干的良好态势,以忘我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有力推进施工生产快速高效建设,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实施并提前完成。
本工程是南京市重点民生工程,它的建成,将极大缓解仙林及紫东片区日常污水处理压力,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来源:仙林污水厂异地扩建工程项目部
仙林污水处理厂异地扩建(东阳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为EPC项目,由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南京水务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承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10万吨/天,项目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润阳路与汤龙路交界处。